河水清清,小徑幽幽,錦花秀草,天朗氣清。眼前模擬自然生態系統凈化污水的人工濕地,給人公園般的美好感受。8月14日,聚焦“六穩”“六?!蓖苿痈哔|量發展媒體采訪團記者在吳忠市古城灣人工濕地了解到,城市污水經過人工濕地過濾凈化,已達到地表四類水質,高標準排入黃河。
“人工濕地采用磁分離+曝氣浮動濕地的工藝,對入黃水進行深度強化處理,確保入黃水質安全。”吳忠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負責人楊瑞介紹,古城灣人工濕地是為解決吳忠市第一污水處理廠排放尾水直接入黃河所進行的尾水水質提升工程。污水處理廠尾水經過提升泵站,通過輸水管線送至潛流人工濕地進行強化處理,后流經表面流入濕地進一步穩固出水水質,最后通過管道排出。濕地系統中填充的河卵石、礫石、火山巖等填料能有效去除懸浮物,為微生物生長提供良好環境,種植的菖蒲、香蒲、千屈菜、水蔥等水生植物能夠有效凈化吸收有機污染物,最終確保出水水質穩定達到地表四類標準排入黃河或循環再利用。
在人工濕地的末端檢測站,楊瑞再次觀測數據。經凈化,尾水化學需氧量、氨氮含量、水中總磷量、總氮含量優于國家標準。
人工濕地治理城市污水在全國早有先例。楊瑞介紹,古城灣人工濕地借鑒了山東、遼寧等地的成熟經驗。鑒于寧夏不同的地質地理、降水量等實際情況,吳忠市對治理工藝進行了本土化創新改良,如在選配植物時,選用寧夏本土馴化的蘆葦,根系發達,更能吸收污水中的氮和磷。經過反復實踐和不斷探索,形成“吳忠經驗”?!拔覀兺ㄟ^控制污染源頭、提高排污標準,對末端生態優化,最終達到污水治理效果好、成本低、純生態的‘吳忠樣板’?!?/p>
記者了解到,吳忠市目前14個污水處理廠已有5個在建人工濕地,2020年計劃再啟動3至4個污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濕地項目,在2025年實現污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濕地全覆蓋,同時配套建設中水回用管網,提高水資源重復利用率。(記者 楊 娟 文/圖)
古城灣人工濕地一景。